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山西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财政部山西监管局:多元评价 完善管理
让财政资金高质效助力生物育种科研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近期,山西监管局就山西省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科研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开展了调研,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形成长效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种业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种子新品种研发时间少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玉米品种“农大108”育种者许启凤教授、育种成功历时20年。对于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以年为周期开展项目申报、评审,与生物育种科研规律相矛盾,时断时续的支持力度,会影响育种项目的经费来源稳定性和育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议形成对生物育种项目长效稳定的财政支持制度,确保种业研发经费持续稳定。

  二、完善过程导向的绩效考评机制。种业研发关系到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安全,其研发目的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对于种业研发的绩效评价体系执行相对简单化,绩效评价指标模板化严重,评价结果缺乏合理性。一些公益性科研项目因短时间难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经济效益指标,导致绩效评价效果不佳,影响后续支持力度;一些项目因研发失败或缺乏成果,难以达到绩效评价合格要求。建议针对研发项目,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充分考虑科研项目的特殊性。对于研发项目,侧重过程导向,淡化成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于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淡化经济效益指标,突出社会效益。

  三、统一科研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近年来,财政对于农业领域科研项目支持力度逐年增强,但对于基层科研单位,经费使用却成为科研人员头痛的事。各级各部门对于经费管理缺乏公开、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财政、科技、纪检等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一,部分科研人员在做课题和研究的同时兼作半个财务,致使基层科研人员在财务支出管理方面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建议各级各部门统一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让科研经费真正做到拨得下、花得好,切实减轻基层科研人员负担,让财政资金发挥高效作用。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  2021年0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