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首页 监管局概况 主要职责 政策法规 通知通告 工作动态 监管事项
当前位置: 首页>内控建设专栏>内控制度
运用模板化管理深化财政预算监管工作

  “模板”是浇筑混凝土成型所使用的模具,功效在于统一标准减少偏差、规范流程防止杂乱、动态检测保证质效。“模板化管理”就是按照模板原理,根据制度打造流程、根据流程控制质效、根据质效改进制度的现代管理方式。面对数量众多的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和金额庞大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针对监管对象、监管原则、监管内容、监管标准都相对固定的基本特点,山西专员办积极推行模板化管理,通过建立“对内通用模板”并延伸制作“对内专用模板”,建立“对外通用模板”并延伸制作“对外专用模板”,建立动态检测评价机制并不断改进“模板”,构建起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运行体系(见附图),扎实推进工作转型,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一、建立对内通用模板。紧紧围绕财政部《关于专员办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意见》等部署,全面梳理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和主要项目,专门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剖析、归纳提炼和补充完善,以财政审核审批工作为重点制定出预算监管“对内通用模板”:涵盖监管依据、原则、标准、职责、要求等关键要素,明确“资料审核为主,现场核查为辅”工作方式,突出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和每个步骤的基本要求,依次建立“基础准备→提醒报送→受理→初审→复审→审核→核批→岗位职责→内部控制→动态督办→宣传调研→档案管理→质效考核→工作纪律→责任追究”等15个通用操作步骤。同时,配套设置一张全程管控工作进程的《工作承办表》,连同《工作底稿》一并在办公平台流转,必须由受理、初审、复审、审核、核批、归档等重点岗位人员签署意见,实施全过程痕迹化管理。目标是全面规范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具体行为,便于过程控制和责任追溯,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中的随意、盲目和无序。 

  二、制作对内专用模板。以“对内通用模板”为基础,对于每项财政监管工作,一方面解析其具体特点,增加相应的监管依据、范围、重点、要求等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解析具体操作中的工作风险和廉政风险,确定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有针对性设置内控程序和制约措施,细化特殊规定和特别要求,据此制定出具体操作规程即“对内专用模板”。目前,已制定实施对部门预算、保障房、直接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国储物资补贴、文化产业基金等40多项审核审批专用操作规程。目标是明晰岗位职责与要求,细化行动方案与步骤,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按图索骥”,每个步骤都能“按部就班”,实现高效有序的流水线作业。 

  三、建立对外通用模板。针对工作转型后主要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实施监管,考虑到监管原则、内容、标准等都相对固定且基本类似,山西专员办把对外监管通用模板确定为“三项监管制度+对外专用模板”,重点是推行“三项监管制度”:一是“情况通报”制度。先后3次制发专题通报,在全省范围内通报监管动态、工作要求以及共性问题或典型案例,并且多次召开专题通报会,着力督导各单位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对照整改问题,共同推进预算监管工作。二是“整改通知书”制度。对于日常监管尤其是核查调研中发现的预算、资产、财务等方面需要整改的问题,向被监管单位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动态督导落实。三是“管理建议书”制度。先后制发6期书面建议,要求被监管单位有针对性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 

  四、制作对外专用模板。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规范财政预算监管工作:一种是对外联合监管,即联合省级主管部门制定监管办法或操作规程,分步骤明确申报、初审、复审和专员办审核审批等工作流程,分层次明确申报单位、初审单位、复审单位和专员办的职责权限及要求,并且实行申报单位“承诺书”制度。这种方式主要运用在需要省级主管部门共同监管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煤层气补贴、一般增值税退付等审核审批工作中,目前运行成效良好。另一种是对外独立监管,即由专员办单独制定对外监管办法或操作规程,单独实施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调查。这项方式主要运用在非税收入动态监管、预决算审核、银行账户监管等工作中。 

  五、动态检测完善监管模板。责成内控办对“通用模板”和“专用模板”运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确保管理制度、岗位设置、操作步骤体现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且制约;对落实情况进行动态抽查,掌握每项监管工作在不同节点、不同岗位、不同处室的执行效果,确保管理有效、执行有力。同时,在推行模板化管理半年后,对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运行体系进行全面“检修”,客观评价运行效果,重点是查找问题、纠正偏差、完善制度、修订规程。通过补充制定并实施内部联动工作制度、工作成果动态评析制度、机关纪委“双随机”抽查督办制度等,各项财政预算监管工作基本实现责权明晰、运转有序、风险可控、优质高效。 

  附图:《山西专员办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运行体系》 


附件下载:
附图:《山西专员办财政预算监管工作运行体系》.doc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网站评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网站标识码bm14000001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06号